切换到宽版

全国劳模苏向阳:“向阳”花盛开“绿电”惠苏区

编辑:邱晓丽 2025-05-06 11:34
身披全国劳模的璀璨荣光,从领奖台归来的他,转身便扎进熟悉的工作现场。5月1日,劳动节假期首日,记者见到了回到工作岗位的国网龙岩市新罗区供电公司项目部工程师苏向阳。此时的他,工作节奏一如往常,在配电网建设 ..

身披全国劳模的璀璨荣光,从领奖台归来的他,转身便扎进熟悉的工作现场。5月1日,劳动节假期首日,记者见到了回到工作岗位的国网龙岩市新罗区供电公司项目部工程师苏向阳。此时的他,工作节奏一如往常,在配电网建设的生产一线,紧盯重点工程10千伏美化线的施工进度,其间还前往白沙镇岩下村电烤烟房,查看电力保障情况。面对记者,他朴实的话语中满是坚定:“荣誉属于过去,工作还得脚踏实地干,多解决一个技术难题,多带好一个徒弟,才对得起这份信任。”

2010年,研究生毕业的苏向阳,本有机会留在繁华的广州工作,怀着对红土地的热爱,毅然回到龙岩,从一名输配电线路工做起。十五载春秋,他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电力行业的高级工程师。

作为供电系统的技术骨干,苏向阳深知绿色能源建设和开拓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白沙镇是新罗区油茶种植大镇,传统炼油方式出油率低且品质差。苏向阳了解情况后,牵头配套建设电力线路和变压器,并争取国家电网资金,建成白沙镇全电气化公共榨油中心,实现日加工山茶籽5000斤,出油率提高10%,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了“绿电”赋能之益。他还在白沙镇岩下村推动建成福建省最大的“烟叶烘烤+果蔬冷藏”全电烤房集群,拥有电烤房100座,有效解决了农户烘烤难和成本高的问题,并配套建设屋顶光伏,为当地绿色发展插上“电力翅膀”。针对电力线路与高杆树木的矛盾,他创新提出“3+N”管理模式(“3”即政府部门、电力部门、林业部门,“N”指林农),引导林农在电力线路下方改种低矮防火的阔叶经济作物,既降低火险,又增加收入。他带领的创新团队,累计实现技术革新3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2000万元,“传帮带”近30名高素质青年人才,工作室入选国网福建电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苏向阳牢记党员身份,总是冲在最前面。先后10余次参与台风、洪涝应急供电抢险。2024年6月16日,龙岩市遭遇特大暴雨,电力设施遭受重创。苏向阳连夜组织45名应急队员投入抢险工作,修复高压电线断线10余处、倒伏电杆20余根。顾不上休息,他又马不停蹄地支援上杭、武平受灾地区,在上杭县中都镇下徐村10千伏下徐配变倒杆断线抢修现场,作业基面突发塌方侧,苏向阳没有退缩,待险情排除后又立刻投入抢修。经过7天7夜的奋战,为两县3万余户受灾群众送去光明。中组部点赞其为“挺身而出,争当先锋模范”。

此外,苏向阳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牵头在白沙镇建成国网公司首个电力爱心教室、福建首家电力爱心超市、龙岩首个电力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自2024年1月开放以来,已接待社会各界调研和中小学生研学活动3500余人次。他连续多年走进校园、企业,为孩子们普及安全用电知识、为企业解决用电难题,以实际行动传递“绿电”温暖。

苏向阳,如一朵绽放在红土地上的“向阳”花,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在闽西革命老区的大地上书写着“绿电”华章。他以劳动本色和工匠精神,将清洁、安全的电能送至千家万户,为红土地的绿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新时代劳动者的杰出典范。

来源:闽西日报

版权声明:来源注明是龙岩市总工会的稿件,版权归龙岩市总工会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38人阅读

栏目

24小时人气排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