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国家接连出手,塑料污染是否有药可医?

编辑:徐初栋 2021-10-22 15:54
国家接连出手,塑料污染是否有药可医?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来源)不知大家是否看过这样一张引人深思的照片……



  这是《国家地理》杂志在2018年6月的封面照片:乍一眼看去是海面上的一座“冰川”,实则是一只塑料袋隆出水面的一角——这是一个人人都能看懂的隐喻:我们能看到的海洋塑料污染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大量藏匿于水面之下,侵蚀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超过69亿吨塑料最终成为垃圾,其中,从未回收利用的重达63亿吨。它们或是被送往垃圾填埋场,在以百年甚至千年计的漫长时间中等待降解,或是最终进入到海洋中。
  全球范围内,海洋仍在艰难吞食着日渐增加的塑料垃圾。生活在海里的生物不得不与垃圾共存,被人类废弃的塑料制品所伤害,甚至最终死亡。据不完全统计,光是海洋塑料污染,每年就会杀死数百万的海洋生物,覆盖700多个物种。
  进入21世纪,人们逐渐认识到由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并对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和塑料包装环保绿色化达成共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发布了“限塑令”或“禁塑令”。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限塑方面的先行者,从2008年开始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近年来,“限塑令”再度升级,202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时间表”。刚刚过去的9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旨在开展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筑起防止塑料向环境泄漏的一道道“堤坝”。
  接二连三出手,我国能否走出一条塑料制品使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之路?
  限塑十余年,成效如何?
  你知道吗?塑料的发明被称为20世纪的炼金术,强大的可塑性使其能够迅速应用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时至今日,从刷牙的牙杯、洗脸的脸盆,到出行携带的瓶装水、收集垃圾的塑料袋,我们的生活中几乎处处有塑料的身影。
  从这个角度看,塑料本身并非污染物,塑料污染的本质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泄漏到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带来视觉污染、土壤破坏、微塑料等环境危害。因此,塑料污染治理的核心是筑牢塑料向环境泄漏的坚固堤坝。
  这其中,废旧薄膜、超薄塑料袋等因为特别容易被丢弃、被动物误食等弊端,成为首当其冲的治理对象。
  2008年开始施行的“限塑令”,明确“限塑”重点为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有关专家表示,当时市场80%以上的塑料购物袋厚度都无法达到要求,一般农贸市场提供的塑料购物袋厚度在0.005毫米左右,大型超市和商场提供的塑料购物袋厚度一般在0.015毫米至0.020毫米之间。
  成效如何?2017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超市、商场的塑料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约了840万吨石油。
  不过,媒体调查发现,尽管在大型商场、超市,“限塑令”能够得到较好执行,但菜市场、临街小商铺、街边小摊点等地方却防不胜防,超薄塑料袋仍在“零成本”使用。
  与此同时,伴随着一些新业态的兴起,一次性塑料用品在外卖、网购、快递行业被广泛使用,“限塑令”面临新的挑战。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6年,我国快递业消耗塑料袋从82.68亿个增至约147亿个。据公开数据,国内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2000万左右,而1单至少使用一个塑料袋。
  因此,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对加强塑料污染治理作出总体部署。在这份被称为升级版“限塑令”的《意见》中,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思路,提出了塑料污染治理分阶段的任务目标,对不同类别塑料制品提出相应管理要求和政策措施。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认为,与以往塑料污染治理的相关政策相比,《意见》更系统,政策措施基本涵盖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全过程和各环节;更协同,既提出了禁止、限制类的管制要求,也明确了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培育优化新业态新模式,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和处置等系统性措施;更有序,充分考虑地区与行业差异,分步骤、分领域,积极稳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整体工作。
  此后的一年间,我国有30多个省份制定了省级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图片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你有没有发现?今年以来,在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大超市里的塑料袋已经变了样,无纺布袋、可降解塑料袋替代了原先的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吸管也在全国的饮料连锁店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纸吸管、可降解吸管或直饮杯盖。这些,就是在执行升级版“限塑令”的要求了。
  如今,政策再加码,新鲜出炉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在充分总结去年以来塑料污染治理经验和规律的基础上,聚焦塑料污染的本质和主要矛盾,进一步完善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体系,进一步细化了塑料使用源头减量,塑料垃圾清理、回收、再生利用、科学处置等方面的部署,进一步压紧压实了部门和地方责任,旨在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在“十四五”时期取得更大成效。
  《方案》提出,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机制运行更加有效,地方、部门和企业责任有效落实,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在源头减量方面,商品零售、电子商务、外卖、快递、住宿等重点领域不合理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现象大幅减少,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到1000万个。在回收处置方面,地级及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塑料废弃物收集转运效率大幅提高;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大幅减少;农膜回收率达到85%,全国地膜残留量实现零增长。在垃圾清理方面,重点水域、重点旅游景区、农村地区的历史遗留露天塑料垃圾基本清零。塑料垃圾向自然环境泄漏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如何治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了解一下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8年的一份报告称,全世界总计生产的90亿吨塑料制品中,被循环利用的只有9%,约12%被焚烧,其余79%最终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或进入自然环境中。而露天塑料垃圾清理难度较大,且容易反弹,需要各地区高度重视,部门之间加强协调,增强预防措施和源头治理措施。
  上述结论,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处理塑料制品的几种方式:循环利用、焚烧填埋、源头预防。根据《方案》,我们需要加强循环利用、减少焚烧填埋、开展源头减量。而将之对应到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的全链条中,就是构建起生产消费环节减量化使用,回收利用环节最大化再生循环,末端处置环节全量化安全处置的系统治理体系,最终让这种人工合成材料因人类活动而“生”,也因人类活动而“灭”。
  1.生产消费环节:源头减量
  源头减量的重点,依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体改所副研究员、副处长张德元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广大企业和消费者主体责任不明确、节约意识不强,导致商品过度包装依然“泛滥”,各类一次性塑料制品浪费现象比较普遍。这些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广、价值低、收集难,成为塑料污染治理的“难点”和“痛点”,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减少其生产和使用量。
  中国发展网小编梳理了《方案》分解的各项任务,发现对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治理要求确实较多。
  

  2.回收利用环节:变废为宝
  塑料制品具有资源性和环境性双重属性,如果能对废弃塑料进行很好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就会变成新的资源,从而减少对原生资源的消耗。
  据行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回收利用各类塑料近1900万吨,在提供优质工业原料的同时,与使用原生资源相比,可减少约45%的污水排放和60%-70%的能耗。
  不过另一方面,根据《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的“到2020年塑料回收量达到2300万吨”的目标,目前的塑料回收量仍有一定缺口。同时,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废塑料回收再生量占当年中国塑料产量的比重仅为1/5,回收利用的空间依然较大。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事实上,从汽车到家电、3C电子、包装以及消费品,不少产品都可实现塑料回收。以汽车为例,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徐萌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汽车中大概60%到70%的塑料件可以实现回收,目前北化工研究院还正在研究轮胎和复合材料的回收技术。
  在消费品领域,普通饮料瓶的回收占比最大,达到24%以上,达到380万吨左右。为了实现大批量回收,在上海,全国首条用再生塑料为原材料的“塑料道路”已经投入使用,铺设道路使用了超过6000个牛奶瓶等塑料废弃物和沥青组成的新型聚合物材料。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王永刚表预计,未来国内的可再生材料产值可达千亿元左右。
  关于如何让塑料“变废为宝”,《方案》提出:
  在回收和清运方面,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城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融合,提升塑料废弃物回收规范化水平。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
  在再生利用方面,要支持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项目建设,发布废塑料综合利用规范企业名单,引导相关项目向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园区集聚,推动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发展。
  3.末端处置环节:安全处置
  即便不能回收利用,也要进行无害化处置。《方案》明确要全面推进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推动难以再生利用的塑料垃圾能源化利用,实现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大幅减少。
  此外,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还有大量塑料垃圾积存在江河湖海、田间地头等自然环境中。这些露天塑料垃圾不但影响公共景观,也会污染水环境、土地环境。特别是遇到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和洪水灾害后,大量塑料垃圾被冲刷到河道、堤岸、海滩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活。


遍地垃圾的海滩。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江河湖海、旅游景区、农村等区域被认定为塑料垃圾清理整治的重点区域,这些地方将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整治,做到“应清尽清”,确保“看得见”的塑料垃圾尽快消除。
  功夫在诗外,塑料替代品蓬勃发展
  应对塑料污染,如果只将视线聚焦在治理塑料本身,未免局限,寻找塑料替代品正在成为一个日益可行的选项。
  最近,浙江海正生物的聚乳酸火了。“这半年多以来,公司的订单快速增长,节假日我们都在加班加点生产。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去年底试运行成功的年产3万吨新生产线也在赶制订单。”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伟在《浙江日报》记者来访时说。
  聚乳酸(PLA),就是当下正热的一种塑料替代品,属于可降解塑料中的一员。其主要以玉米、甘蔗、甜菜等每年可再生植物发酵提取所得的乳酸为原料,通过化学工艺生产成颗粒状的聚乳酸树脂,使用后的废弃物埋进地里,终极分解物就是普普通通的水和二氧化碳。
  除了聚乳酸之外,目前已经产业化的生物降解塑料类型还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聚羟基链烷酸酯(PHA)、聚碳酸亚丙酯(PPC)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后可以分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从而大幅减少废弃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图片来源:知乎行行查

  既然可降解塑料这么厉害,为何现在才来推广?
  这一方面是因为技术所限,以聚乳酸为例,其工艺难度大、产业技术壁垒高,在“限塑令”、塑料污染治理政策密集出台之前,在国内市场坐了相当长时间“冷板凳”,海正生物为此投入了长达十余年才挤入国际第一梯队。另一方面则是成本缺乏优势,传统聚乙烯是不可降解塑料,新型可降解生物塑料价格几乎是不可降解材料价格的2倍,“高价”一定程度限制了可降解材料的推广应用。
  不过,伴随着我国塑料污染治理政策的不断深入,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正在迎来肉眼可见的快速发展。
  供给端,2020年我国PBAT、PLA年产能分别约为30万吨、10万吨,约占全球产能一半;预计到2025年,我国PBAT、PLA年产能将在700万吨左右和100万吨以上,约占全球产能三分之二以上。伴随着产能提高,成本也在下降。
  需求端,据测算,到2025年,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购物袋、农用地膜和快递包装四个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将合计形成约250万吨的市场空间,市场规模将达500亿元左右。
  尽管如此,各界对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降解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也还有不同认识,目前可降解产业发展仍然面临标准不完善、检测能力不足、后续处置存在短板等问题,在科学研究、产品性能、使用成本等方面仍需持续发力。
  《方案》强调,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充分考虑竹木制品、纸制品、可降解塑料制品等各类替代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资源环境影响,完善相关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开展不同类型可降解塑料降解机理及影响研究,科学评估其环境安全性和可控性。健全标准体系,规范应用领域,明确降解条件和处置方式。加大可降解塑料检测能力建设,严格查处可降解塑料虚标、伪标等行为,规范行业秩序。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云宣则表示,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并不能简单等同于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促进广大消费者不用、少用一次性制品才是政策应有之义。

版权声明:来源注明是龙岩市总工会的稿件,版权归龙岩市总工会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2977人阅读

栏目

24小时人气排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