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上的工运记忆(23)丨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工人学校
编辑:徐初栋
2021-10-22 14:58
党史上的工运记忆(23)丨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工人学校
![]() ![]() 上海工人半日学校
旧址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62弄(锦绣里)178~180号。 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 第一所工人学校 一栋简陋的两层砖木结构工房 ![]() (八闽工会人/来源)1920年,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上海建立后,为了实践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理论,在工人阶级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壮大党的力量,发起组成员李启汉奉命到纱厂集中的沪西小沙渡创办工人学校,并着手筹组纺织工会。 同年秋,李启汉租下今安远路锦绣里3间门面房子,楼下3间连成一大间作为教室,内放28套课桌和凳子,可坐56名学生。楼上两间,一间为李启汉的宿舍兼办公室,一间为备用教室。两间简陋的教室、一盏煤油灯、一台留声机、一张写着“工人半日学校”黑字的白纸条,上海工人半日学校就此开学了。 ![]() 学校根据工人三班倒的作息时间,分早晚两班上课,因此称为“半日学校”。教材则用的是普通识字课本。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时常用通俗的语言传播马列主义思想,例如:“工人为啥苦?”“帝国主义怎样压迫我们?”“资本家怎样剥削我们?”等,以此来启发工人的政治觉悟。 初办学时,学生不多,而且工人做工劳累,加上生活困苦,连吃饭都成问题,因此读书兴趣不大。李启汉改变方法,将学校改为工人游艺会,于1921年春重新开学。改办后的工人学校在工人中颇有影响,并培养了一大批工人骨干。不久,学校引起了租界当局的注意,被封闭。 ![]()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今貌
同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派干事李震瀛来小沙渡,在半日学校基础上恢复办学,改名为“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李震瀛任校长。当时,“半日学校”的影响还在,报名上学的工人很踊跃,有200多人,其中女工约20人。 1922年7月18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被租界当局查封,迁往北京,学校也被迫停办。这年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地委派张秋人、嵇直以及徐玮在原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劳勃生路(今长寿路)依照半日学校的形式办了两个工人补习班。 ![]() 上海工人半日学校旧址纪念标识
在前来听课的工人中,不少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1925年的“二月大罢工”和五卅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曾为该校工人学员的孙良惠,后来还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 1989年9月,上海工人半日学校旧址被公布为普陀区革命纪念地。 工人半日学校 历经多次打压 虽然最终被迫停办 但它向工人阶级传播的火种 却掀起一片燎原之势 ![]() |
版权声明:来源注明是龙岩市总工会的稿件,版权归龙岩市总工会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21052人阅读
学习园地
24小时人气排行
- 龙岩市总工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落实 《福建省总工会关于充分发挥中央财政专项 帮扶资金作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 市总工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全国劳模林德荣:以匠心铸就科技创新 用实干诠释劳模精神
- 用劳动托举梦想—— “中国工人大思政课”闽西中央苏区实践成果汇演侧记
- 全国劳模华建彬:匠心筑梦 创新不止
- 全国先进工作者林福:深耕职教廿五载 智造沃土育匠才
- 全国劳模苏向阳:“向阳”花盛开“绿电”惠苏区
- 全国先进工作者陈国强:三十载仁心守护百姓健康
- 市领导会见我市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 红土铸魂 匠心筑梦 “中国工人大思政课”闽西中央苏区实践成果汇演举行